「札记」管理的实践
管理的实践
在制定任何决策、采取任何行动时,管理层必须把经济绩效放在首位。管理层只能以所创造的经济成果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权威。企业活动可能会产生大量的非经济性成果:为员工带来幸福、对社区的福利和文化有所贡献等,但是,如果未能创造经济成果,就是管理的失败。如果管理层不能以顾客愿意支付的价格提供顾客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就是管理的失败。如果管理层未能令交付于它的经济资源提高或至少保持其创造财富的能力,也是管理的失败。
管理层的第一个定义是:管理层是经济器官,是工业社会所独有的经济器官。管理层的每一个行动、每一项决策和每一个考虑,都必须以经济作为首要尺度。
虽然人类永远也无法“主宰”环境,总是紧紧受到各种可能性的钳制,但管理层的特殊任务就是让企业的希望先成为可能,然后再设法具体实现。管理者不仅是经济动物,同时也是开创者。只有当管理者能以有意识、有方向的行动主宰经济环境、改变经济环境时,才能算是真正的管理。
新技术不但不会造成垄断的情况,反而会要求高度的分权、弹性和自主管理。在新科技的时代,任何社会如果试图排斥自主企业的自由管理作风,这个社会便将痛苦地消亡。任何一个试图将责任和决策集中于高层的企业也将同样如此。
市场不是由上帝、大自然或经济力量创造的,而是由企业家创造的。企业家必须设法满足顾客的需求,而在他们满足顾客的需求之前,顾客也许感觉到那种需求。就像饥荒时渴求食物一样,不能满足的需求可能主宰了顾客的生活,在他清醒的每一刻,这种需求都盘旋在他的脑海中。但是,在企业家采取行动满足这些需求之后,顾客才真的存在,市场也才真的诞生,否则之前的需求都只是理论上的需求。顾客可能根本没有察觉到这样的需求,也可能在企业家采取行动──通过广告、推销或发明新东西,创造需求之前,需求根本不存在。每一次都是企业的行动创造了顾客。
顾客是企业的基石,是企业存活的命脉,只有顾客才能创造就业机会。社会将能创造财富的资源托付给企业,也是为了满足顾客需求。
由于企业的目的是创造顾客,任何企业都有两个基本功能,而且也只有这两个基本功能:营销和创新。 营销是企业的独特功能。企业之所以有别于其他组织,是因为企业会营销产品或服务,而教会、军队、学校或政府都不会这么做。任何通过营销产品或服务来实现本身目的的组织都是企业。任何一个不从事营销或偶尔从事营销的组织都不是企业,也不应该把它当成企业来经营。
并不是每个管理层都无所不能,也不是每个企业都应该从事经过客观评估后认为最赚钱的行业。每位管理者都各有其能力和限制。每当他试图超越自己的能力和限制时,无论他冒险开创的事业是多么有利可图,都很可能失败。善于经营稳定生意的人没有办法适应变幻莫测或快速成长的行业,而日常经验也显示,习惯在快速扩张的环境中经营企业的人,一旦公司进入重整状态,很可能毁了原本的事业;善于在长期研究的基础上经营企业的人很可能无法成功地在高压下销售新奇时髦的商品。如何善用公司和管理层的特殊能力,体察自己的局限何在,也是重要的生产力要素。
企业的首要任务是求生存。换句话说,企业经济学的指导原则不是追求最大利润,而是避免亏损。企业必须设法赚取额外的资金,才足以承担企业运营中不可避免的风险,而这种风险预备金惟一的来源就是利润。
一味强调利润,会严重误导管理者,甚至可能危害到企业的生存,以至于为了今天的获利而破坏了企业的未来。管理者可能因此拼命扩张目前销路最好的产品线,忽视了市场的明日之星,缩减其研发经费、广告支出和其他的投资。更重要的是,由于计算利润率时,是以资本投资为分母,因此他们将尽量降低可能提高资本投资的支出,以提高利润率,结果导致设备逐渐落伍。换句话说,一味强调利润率的做法会引导管理者采取最糟糕的经营方式。
企业经营者千万不要忘记创新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许多公司今天之所以能居于领导地位,要归功于25年前的辛苦耕耘。许多目前还默默无闻的公司,可能因为今天的创新,将成为明天的产业龙头。成功公司面临的危机是,总是志得意满地挥霍前人累积的创新成果。因此需要建立衡量标准,来评估创新活动是否成功。 针对过去10年的绩效做个评估,就可以达到这个目的。所有重要领域的创新是否能与公司的市场地位等量齐观?如果不能,公司就是在吃老本,终将耗尽过去积累的创新资本。公司能否为未来发展出足够的创新资源?还是只依赖外界的研究成果──例如大学、其他企业,甚至国外的研究,结果可能不足以满足未来的需求? 在很少出现重大技术变化的领域,更需要刻意强调创新的重要。制药公司或合成有机化学品公司的每个员工都知道,公司要继续生存下去,就必须培养起每隔10年就将3/4的产品汰旧换新的能力。但是在保险公司中,有多少员工了解,公司能否成长(甚至能否生存)完全要看他们能否开发出新的保险形式、改良现有方式,并且不断开发更新、更好、更便宜的方式来销售保险方案和理赔呢?技术变化越是不显著的产业,企业组织就更容易变得僵化;因此强调创新也就变得格外重要。
整体而言,企业经营者常常都等到公司财务拮据时,才开始担心资本供应的问题。然而这时候才开始规划,为时已晚。至于筹措新资金时,究竟应该内部筹款,考虑长期或短期贷款,还是采用发行股票的方式,这些重要问题都必须仔细思考评估,因为答案大体决定了企业应该采取哪一类型的资本支出。针对上述问题所做的决定,将影响公司定价、股利、折旧和税务政策等重大决策。除非预先思考,未雨绸缪,否则不重要的投资方案可能点点滴滴地耗尽公司可用的资本,等到要进行重大投资时,反而资金不足。包括许多管理好、声望高的公司在内,许多公司都因为没有思考资金供应和设定资本目标的问题,而在成长的路上碰到阻碍。结果经营者虽然在营销、创新和提升生产力上有亮丽表现,却徒劳无功,一切化为泡影。
对管理人员的精神的第一个要求是要有高绩效。管理者不应该被他人所督促,他们应该自己督促自己。其实,要求实行目标管理和根据工作目标的要求确定管理工作,其中一个主要的考虑就是需要管理者自己为他们的绩效确定高标准。 当管理者持续绩效不佳或表现平平时,公司是绝对不能容忍的,更遑论加以奖励了。公司不应该允许制定低目标或绩效总是不佳的管理者留在原来的岗位上,应该把他降到较低的岗位上或开除他,而不是把他“踢上楼去”。 这并不表示应该惩罚犯错的管理者。每个人都是从错误中学习,越优秀的人才犯的错越多,因为他比较愿意尝试新事物。我绝对不会把从未犯错的人升到高层领导岗位上,因为没有犯过大错的人必然是平庸之辈。更糟糕的是,没有犯过错的人将不会学到如何及早找出错误,并且改正错误。
要区分各种决策的权责,首先必须根据决策的种类和性质加以归类。诸如“政策性决策”或“经营性决策”等标准分类实际上完全没有意义,徒然挑起无休无止、深奥难解的辩论。有四种基本特性决定了企业决策的本质。 第一,决策的未来性。这个决策需要公司承诺多遥远的未来?在多短的时间内能扭转决策? 公司在采购原料时,究竟应该根据生产进度,还是对价格波动的预测,来采购某个投机性商品(例如铜),这个决策可能牵涉到很多钱,需要对多重因素做复杂的分析。换句话说,这是个艰难而重要的决策,但也是几乎可以立即扭转的决策;公司承诺的时间只不过是期货合约的有效期限(每个交易日都可以买卖)。因此尽管这个决策困难而重要,决策权却应该尽可能下放到最低层级:或许是厂长或采购人员。 第二,这个决策对公司其他职能、其他领域或企业整体的影响有多大。如果决策只会影响一个部门,那么可以把它归到最低的决策层级。提高决策层级时,可以考虑到这个决策对所有相关领域产生的冲击,或必须和其他相关领域的主管密切磋商后才做决定。套一句技术名词,就是不应该牺牲其他职能或领域,来达到某个职能或领域之流程和绩效的“最佳化”。 例如,一家大规模生产的工厂想要改变零件库存的方式,这个决策表面上似乎是个纯然“技术性”的决策,只会影响单一领域,但实际上却会影响到其他许多领域。不但影响到整个生产作业,而且也必须在生产线上进行重大改变。这个决策也影响到交货流程,甚至因为必须放弃某些设计、机型以及产品利润,而不得不大幅改变营销和定价方式。有关库存的技术性问题尽管颇令人头大,但是比起改变库存方式造成的其他领域问题,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企业不应该允许管理者为了达到库存“最佳化”,而牺牲了其他领域。企业必须把这类决策提升到更高的决策层级,并且视之为影响企业整体流程的决定。因此决策层级应该提升到高于厂长的层次,或要求管理者在制定这类决策前,必须征询所有相关部门主管的意见。 第三,决策的性质是由其中包含多少质的因素来决定:例如基本行为准则、伦理价值、社会和政治信念等。一旦将价值观列入考虑,决策就需要更高层级来做决定或评估。而所有质的因素中最重要、也最普遍的是人的因素。 最后,我们可以根据究竟这是经常性决策,还是偶尔为之的特殊决策来归类。两种决策的层级都必须与决策的未来性、影响及特质相呼应。因为员工违纪而施以停职处分,就属于前者,而改变产品性质或公司业务性质,则属于后者。企业需要为经常性决策建立通则。由于对员工施以停职处分是有关人的决定,因此必须由组织高层制定处理原则。依照公司规定的办法来处理个别案例,却属于例行公事,因此较低层的主管就可以决定。但是必须把偶尔出现的突发性决策当做特殊事件来处理,从头到尾周详考虑后,才能决定。 企业应该将决策权尽可能下放到最低层级,越接近行动的现场越好。制定决策层级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到所有受影响的活动和目标。第一个原则告诉我们决策权“应该”下放到哪个层级,第二个原则告诉我们,决策权“可以”下放到哪个层级,以及哪些管理者应该参与决策过程,哪些管理者应该获知决策内容。
管理层级越多,就越难培养出未来的管理者,因为有潜力的管理人才从基层脱颖而出的时间拉长了,而且在指挥链中往上爬的过程中,往往造就的是专才,而非管理人才。对大企业而言,这个问题尤其严重。
管理者有一个特殊工具:信息。管理者不“操纵”人,而是激励、引导、组织他人做好自己的工作。而他做这一切事情的惟一工具是语言、文字或数据。无论管理者的职务属于工程、会计或销售领域,都必须依赖听、说、读、写的能力,来发挥工作效能。他必须懂得如何将自己的想法传达给别人,同时也必须懂得如何掌握别人的需求。 今天的管理者在所有必需的技能中,至少掌握了读、写、说和计算的能力。只要看看大公司里的“政策语言”,就会明白自己是多么无知。这不是仅仅靠学习速读或练习公开演讲就能有所改善的,管理者必须学习了解语言,了解每个字的意义。或许最重要的是,他们必须尊重语言,把语言当做人类最宝贵的天赋与遗产。管理者必须了解修辞学的传统定义乃是:“促使人类的心灵去热爱真实知识的艺术。”管理者如果不能通过书写和口头文字或明确的数据来激励部属,就不可能成为成功的管理者。
许多人极力强调喜欢人、乐于助人和能够与别人相处融洽的重要性,认为这是管理者的重要条件。但是单靠这些条件绝对不够。每一个成功的组织,都有不喜欢别人、不帮助别人、很难相处的上司。但是尽管这类上司冷酷、不讨人喜欢、要求严苛,但是他培养了许多人才。他也比其他人缘好的上司赢得更多尊敬。他要求下属一丝不苟,也严格要求自己;他建立高标准,期望下属能够始终维护高标准;他只考虑怎么做才正确,绝不因人而异。虽然这些管理者通常才华横溢,但是他在评价下属的时候,绝对不会把聪明才智看得比正直的品格还重要。缺乏这些品格的管理者,无论他是多么讨人喜欢、乐于助人、和蔼可亲,甚至才智过人、能力高强,都是危险人物,“不适合担任管理者”。
管理决策中最常发生的错误是只强调找到正确的答案,而不重视提出正确的问题。最徒劳无功的做法(即使不是最危险的做法),莫过于为错误的问题寻找正确的答案。
仅仅找到正确的答案还不够,更重要、也更困难的是,一旦做了决定,如何有效采取行动。管理者关心的不是知识,而是绩效。最没用的做法就是找到了正确答案后,却束之高阁,或决定了正确的解决方案后,负责推动方案的人却默默抵制这项决策。决策过程中最重要的工作是确定企业中不同部门、不同层级所制定的决策必须彼此相容,都能与企业整体目标相呼应。
决策包含了五个不同的阶段:界定问题、分析问题、制定可行的替代方案、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把决策转化为有效的行动。
管理决策的本质就是要通过他人的行动,来发挥决策的有效性。“做”决策的管理者其实没有真的“做”了决策。他界定了问题,设定目标,说明规则。他还将决策分类,搜集信息,寻找各种可行的选择方案,并且发挥判断力,从中选取最适合的解决方案。但是,决策必须采取行动,才能真正解决问题,而负责决策的管理者却没有做到这一点。他只能和下属沟通他们应该做的事情,然后激励他们把事情做好。只有当下属采取了正确的行动时,管理者才真的做了决策。
要激励员工,必须让每个决策在负责执行决策的员工心目中,变成“我们的决策”。也就是说,他们必须参与决策过程。 他们不应该参与界定问题的过程。管理者一开始并不清楚谁应该参与,等到他把问题清楚界定和分类以后,他才知道决策将会对什么人产生什么影响。员工不需要、通常也不喜欢参与信息搜集的阶段。但是负责执行决策的人应该参与寻找选择方案的工作。他们可以提醒管理者疏漏之处,指出潜在的困难,找出可以利用而未经利用的资源,因此改善了最后的决策品质。
未来的管理者将不会比前辈更伟大。他们的天分不会比前辈高,也受制于同样的弱点和限制。从过去的历史轨迹来看,没有任何证据显示人类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当然在智力水准和情绪成熟度上,也没有太大的长进。 那么,我们如何用同样的人才来完成崭新的任务呢? 答案只有一个:必须将任务简单化。也只有一个工具能完成任务:将过去靠直觉完成的工作转换为系统化的工作方式,将凭经验行事的方法归纳为原则和概念,以合乎逻辑、协调一致的思维方式取代对事物的偶然认识。无论人类到目前为止进步了多少,完成新任务的能力增强了多少,这一切都是靠将事情有系统地简单化而达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