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如何发展 答案是有趣
今天聊聊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中再聊聊MOOC学院。聊MOOC是因为在线学习中MOOC模式属于走在创新中的模式,同时MOOC学院是我很喜欢且看好的平台,但也不是那么的好。
先说说MOOC,MOOC的特色或许可以总结为在线,碎片化,联通,世界,或许还能加一个证书。但是我想说的是这些都不够有趣,而有趣才能让人坚持学下去,这些只是证明了MOOC的学习方法不错而且比较科学而已。即使MOOC课程中的内容质量越来越高,可能会试着说服大家,这里有高质量课程,大家能学到自己所需要的。但事实是,在MOOC兴起之前内容的质量大于“有趣”,因为有质量的内容能给学习者信任,并且满足大家最根本的需求——学习。但是,在MOOC发展起来之后,“有趣”大于内容。就像大学的课程,即使在名校,并且有的课程老师很专业讲的很深入,但会发现听课的学生或者坚持听课的学生会越来越少,只有在快考试的时候教室才坐满了人,而那些有趣的课程却能挤满很多活跃的学生。也许我们在大一刚入学还没上课之前都会下定决心认真听课,但是真正开始上课发现并没那么有趣。而MOOC的学习也是这样,发现最初都兴致勃勃,当上了几节课之后却坚持不下去了。MOOC似乎只是将课堂的内容放在了线上,或许有人会说,MOOC不仅仅是课程放在线上,有创新。没错,MOOC课程也许多了更灵活的演示方式,也许老师每次都会站在或者坐在一个新地方给大家讲课,也许视频前多了很多动画演示,当想说这些都是为教学了更精美的包装而已,并没做什么教学创新,也许这些场景的包装或者动画演示在最初会让大家感觉有趣,但是相信几节课的视频之后这种新鲜感就没有了。
也许有人会说了,为什么要求这么高,这已经够好了。我想说如果够好了,各个平台就不会做各种调研,询问大家对什么更感兴趣,课程完成率低依然是MOOC现在面临的问题。是的,MOOC在在线课堂上确实比以前做的好了,以前认为学习国外课程是很牛的一件事,现在能在MOOC平台上能轻松找到世界各大名校的课程,而且还带字幕,多么棒!但是,想说的是既然现在课程内容已经做的不错了,为什么不试试让它变得更有趣。那么接下来想说说MOOC学院。
为什么将有趣和MOOC学院放在一起?MOOC学院给自己的定位就是学习社区,并且在学员互动上做了很多努力,加上是果壳下的,总感觉给MOOC学院加了一个标签——有意思!是的,很喜欢MOOC学院的风格,不管从网站设计还是配色来说,清新而有活力。但是,渐渐发现,并没有那么有意思,进MOOC学院主页,是和其他MOOC网站一样无差别的陈列课程,进入网站没有学习的冲动,或者说是没有吸引自己的地方,除了设计之外,但这只能是加分项。有一个MOOC网站却让我感觉挺有趣——MOOC中国,这个网站似乎也是做课程接口不做内容。进MOOC中国,里面的内容似乎主题是兴趣或者主打有趣的课程,而不是大学专业课之类的,也许仅仅是其主题和自己很大,又或者仅仅是当天推送的符合自己胃口。但是我想说的是,这不正是一个吸引人的方式么——显示你感兴趣的课程内容,而不是无区别的陈列。为什么不让大家设置自己的兴趣,又或者让网站根据大家平常的搜索判断大家的习惯,让学员进主页就看到自己感兴趣的课程。需要说明的是感兴趣的课程和自己已选择上的课程也是有区别的,大家需要看到新的课程,这是一种新鲜感,有的平台可能登入后主页就是已选择的课程,这也不太有趣。
这个改变也许还是不够有趣。我们都知道MOOC学院做的是学习社区不做内容。但是,这是有危险的,也许专心做课程接口,帮助大家做课程的整理与归类现在来说也许很吸引人,因为现在从MOOC学院能找到很多其他平台找不到的课程。但是MOOC学院依然要考虑两个选择,一是做接口但是之后能于视频提供方合作让视频能在MOOC学院平台播放,第二个选择是自己要做内容。仅仅做视频接口却不能提供更舒服的播放体验的话即使社区做的再好大家也不会坚持在这个平台学习的,现在在MOOC学院学习选择课程都需要跳转,感觉这个过程“复杂且不流畅”,而学堂在线作为内容提供方能在本平台播放视频,而且对于国外课程,也能保证在自己平台就能观看而不用跳转到国外的平台,这是简化了学习,提供了更舒服的学习体验。像学堂在线这样的平台,不仅能提供课程内容,进一步发展,也许也能提供更多国外平台几课程的接口,这样的话MOOC学院这样的纯课程接口平台之后是否还有竞争力呢。MOOC学院又为什么不试试做内容呢?从课程创新来说,也许一直不做内容的MOOC学院有更大的优势,没有规则的束缚,能更大胆的创新。
内容可以有哪些创新。接下来简单列列已有的想法。1.加入课程划分小组,例如十人一组,小组要做什么才真正重要,怎样让小组的人感觉到自己的责任将决定大家是否愿意参与其中;2.为什么不试试国际班,某些课程通过与国外平台合作,让两国的学生共同学习并交流,还能让他们分别组成小组,例如五名国内和五名国外学生共同组成一组,网站中加入翻译插件,让他们能实时的交流;3.课程视频如果加入弹幕是否变得有趣,问题可以通过弹幕提出,看到问题的人可以通过弹幕回答问题;4.为什么不试试美国式的教学方式,比如老师给一个主题的外语资料,布置一个实际的任务,给一个期限,让学生了解之后再以小组的形式来汇总,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给分,平常大家不正期待着这种教学么;5.给学生实时交流与留言两种交流方式,课程通过分组划分的话,聊天系统应该让大家能看到大家的状态,在线状态的能在实时聊天栏聊天讨论,而其他需要共同参与的话题则放在留言栏中;6.取消上课过程中回答问题的机制,设计回答问题这个过程更多是为了检验学习者确实在学,避免学习者偷懒让电脑刷视频,但这个回答问题的过程让课程学习变得不流畅,看几分钟就得回答问题,而且那些问题也并不有趣,如果问题是实时地在线地交流的话就不同了。
还有关于MOOC平台发展的一些分析:
对于MOOC,我认为它的受众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社会人员,一部分学生,我认为目前MOOC对于学生的吸引力并不大,就按大学生来说,大家课上上课,课下有作业,可能还有课外活动以及游戏等等,并没有留出太多时间给MOOC学习,MOOC想在学校推广则需要把课上学习的时间让给MOOC而不是让大家课后自己挤时间。那么要问的问题就是MOOC课程凭什么能取代现在的上课形式,怎么才能让它可实行并且要效果比原方式更好这样才有意义。要想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仅仅建个平台是不够的,这种形式没得到重视与推广,平台作的再好也不会有很大的影响,必须得建立规则。先开始大学规则的建立我认为是规则建立的第一步,大学的创新空间更大成本更低(高中的话大家对高考的态度是不会轻易尝试新形式的),同时,MOOC的课程也主要来自于大学是大学课程教学。
MOOC其实应该有更多互动性的尝试,并且应该是实时的,比如同学匿名的提问,老师能立即抽出来讲解,又或者为什么不能有弹幕的形式,让大家学习课程当中进行交流。对于MOOC这种在线平台有个好处就是能远程匿名提问,为什么不用于课后答疑呢,问题如果同学知道也能由同学帮助回答了。对于类似心理课程,这样的提问不是更棒了么,在互动与隐私中做了权衡。
那么就要想了怎样才能成为规则的制定者——帮助学校建立平台,并且提供个性化服务。这也是盈利的一个方法。就像你想要推广你的电话服务你先要让他有一部电话才行,当大部分人用的都是你的电话,你就可以制定规则了。而且如果要用于学校教学,每个学校都应该有一个平台,而不是共享一个(公司能做的是有一个平台的模板同时又按各个学校的要求提供个性化的功能)接下来更重要的就是怎么建立这个平台,这个平台应该是什么样子,有什么功能,会怎么设计等等。
MOOC是一个教学的创新,让听课更自由并且能听全球各地的课(对于这个我认识MOOC可以重点发展,引进国外课程是一个挺有趣并且值得尝试的,那这应该是付费的,而且不能是简单的只观看视频,而应该与课程的老师与学校有合作有互动,想到这也许通过MOOC两个国家两个学校的学生都能实现交流,MOOC就更吸引人了)。
有一点的想说的是也许十年后,更受人欢迎的是虚拟课堂教学,利用虚拟现实,在课堂中能实现模拟投影,比如老师在讲地理时,能在身边投影出山脉,两国学生交流时能把对方投影出来,好像就在身边。这样的课程教学更重要的是体验,不仅仅让你知道,而且让你感觉到,即使是虚拟的。而MOOC相对于这种体验式教学,它的特色是自由互动式教学,也许之后两者可以相互促进。